数据中心是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,可以是一栋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,其内部的建筑基本组成部署主要有:主机房、辅助区、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等。数据中心是一座特殊的建筑,虽然和普通建筑在外表上看相差不大,但是却有很多自身的特质。对于一个数据中心,整体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将对数据中心未来运营效率至关重要。当数据中心正式运营后,这些设计将很难再去改变,或者整改将大大增加数据中心运营负担,所以在数据中心建设之初,就应该充分考虑数据中心内部建筑设计的合理性。一个数据中心的运行周期一般要长达30年左右,这样在建设之初要将数据中心建筑的整体结构设计好,短时间内不再做更改,那么如何做好数据中心的建筑设计呢?本文将给出一些答案。
空间布局
数据中心里面都是由多个独立的机房组成的,要求机房各个功能分区要独立区分。核心网络,接入服务器,运营商接入位置都要明确隔离,值班室位置要与油机、高配、冷机机房邻近。每个机柜里的服务器都连接到机柜上的一个TOR交换机上面,通过TOR再连接到汇聚交换机上,然后所有的汇聚交换机都连接到核心网络设备上。所有的网络设备连线要通过布线系统或者跳线架、光纤架进行互联。一般配电机柜、接地机柜都位于机房的一脚,空调列在所有机柜的两边,在机柜、空调和配电箱之间都要有一定的距离。如果机房运行功能达到5KW以上,则地板的高度要达到0.8米,以保证有效通风,冷通道宽度要达到1.8米,热通道宽度的1.5米,层高粱下要高于4.1米。如果机柜的长度15米,则要求在两侧都放置空调进行通风,5KW对应一块活动地板,8KW对应1.5块地板。关于数据中心机房内的布局,在标准中也有明确的规定,但不能照本宣科,一个数据中心都有自己的特点,承载的业务也各有不同,不能一概而论。所以在数据中心机房内部布局设计上,要因地制宜,活学活用。有时数据中心的机房空间是有限的,长宽高也有限制,这就需要在标准的基础上做些调整,达到空间布局上的合理化。
建筑材料
数据中心里有大量的电子设备,既怕水又怕火,既怕冷还怕热。照顾好这些设备,有时比照顾孩子还要更尽心才行,所以数据中心的建筑材料也要单独选取。数据中心标准要求建筑材料要达到耐火二级及以上,抗震达到丙类及以上。由于这些运行的设备都选用的钢制材料,数据中心的地板要达到承重要求,防水要达到一级。当数据中心里的设备同时运行时,会产生大量的噪声,为了消除这些噪声,还需要采用多孔石膏板、塑料吸声板、膨胀珍珠岩等吸声材料。为了保持数据中心恒温,除了做好密封,还要在材料上下功夫,使用膨胀聚苯板、矿棉板、水泥膨胀珍珠岩、水泥炉渣等,这些材料可以减少数据中心内外界的热量交流。不过最近又有专家建议:让数据中心内外界保持一些的通风,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来保持数据中心恒温,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,为数据中心节约电能。在如今提倡节约能源的社会风气下,这种想法得到了很多数据中心的积极响应。不过数据中心与外界保持热交换不能通过建筑墙体,还是要通过固定的通风通道,这样可以对数据中心内部的冷热流量走向可控。
外部园区
数据中心并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,有很多和外界接口的地方,并且一般要求有备份。供电要双输入,供水也要双输入,光缆还要双接入,这样的冗余设计才能保证数据中心全年不中断地工作。数据中心运行起来非常耗电,这样靠近变电站非常重要,这样可以降低传输链路上的损耗,也便于电力维护。即便是设计冗余考虑得再完美,也难逃自然灾害的危害,在大自然面前数据中心显得是不堪一击,所以数据中心要远离易发自然灾害的区域,远离社会污染区域,将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拒之门外。在数据中心园区内,要设计双车道,确保货车可以自由进出,园区内保持封闭,禁止外来人员自由进入,以免外来人员的误操作对数据中心运行造成故障。
辅助设施
数据中心除了机房,外部还要有很多辅助设施。一个数据中心的优劣除了体现在机房里的设备处理能力上,其它辅助环节也很重要。因为数据中心要经常进入大型设备,所以要设计承重能力强的电梯,电梯的高度和长度也要满足运送大型设备的要求。数据中心建筑一般不易楼层过高,一般不建议超过5层,电梯升降速度不做要求,但是要求运行平稳。要设计卸货平台,通过卸货平台可以方便完成大型设备运送,平台要有挡雨措施,以免设备淋雨。数据中心的门洞要高于2.3米(一般机柜高度是2.1~2.2米),通道要有坡度,坡度要小于15度。数据中心还要有备件仓库,用于放置各种临时存放的设备,这里要部署货架、烟感、气消、摄像头、门禁等。
数据中心建筑设计是一门大学问,远不是这几点可以全面覆盖的。关于数据中心建筑方面的书籍、言论都不少。国内应用的最新标准是2008年制定的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》,北美地区常使用由美国电信工业联盟EIA制定的电信机房设计国家标准。不管哪个标准,不难看出,以上四点是必须要提到的。俗话说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”,数据中心建筑设计要做在数据中心建设之前,从总体上进行设计,又关注到每个细节,这样才能保持数据中心未来稳定高效的运行。 |